芋鄉一日遊

大甲地區人文介紹─文化采風

大甲鎮瀾宮

香火鼎盛的大甲媽祖廟,是大甲五十三庄民的精神歸依。以前稱做「天后宮」,即今名聞中外的「鎮瀾宮」,大甲鎮民習慣稱它為「媽祖宮」,廟中科儀則慎重的稱呼「財團法人台灣省台中縣大甲鎮瀾宮」。奉祀主神為「天上聖母」,又稱「媽祖」。
根據鎮瀾宮:「相傳清雍正八年,福建湄洲人林永興,自湄洲祖廟天后宮請得神像,來台定居大甲,雍正十年,興建小祠,歷經聖跡靈驗,香火鼎盛,而不斷擴建」。

大甲鎮瀾宮祭祀媽祖,香火鼎盛,自創建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,其遶境進香活動,為台灣宗教界的盛事,除了遠赴大陸湄州祖廟謁祖之外,最有名的就是大甲媽南下遶境進香活動,在農曆三月舉行,來自各地的十餘萬信徒組成聲勢浩大的徒步進香隊伍,自大甲鎮瀾宮出發,至新港奉天宮,歷經八天七夜,遶境隊伍跨越台灣中部沿海四縣市(台中、彰化、雲林、嘉義),經過廿一個鄉鎮,八十餘座廟宇,跋涉三百三十公里路。熱鬧的場景令人嘆為觀止。八天七夜的遶境活動中,依照傳統舉行獻敬禮儀,主要科儀有祈安典禮、上轎典禮、起駕典禮、駐駕典禮、祈福典禮、祝壽典禮、回駕典禮及安座典禮等八大典禮。
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每年總會吸引眾多人潮,其進香團隊陣容龐大,包括報馬仔、頭旗、頭燈、三仙旗、開路鼓、大鼓陣、繡旗隊、爆竹團、彌勒團、太子團、神童團、莊儀團、三十六執士、大轎班、特組自行車隊等,其中的「特組自行車隊」成立於西元1956年,發起人陳水池、梁境塘、陳耿章、卓波鎮四位先生,有鑑於當時進香車隊雜亂無章,基於整體行進的安全考量,遂邀集有共識騎腳踏車的香客,組成隨大甲媽祖進香的隊伍之一,不做表演,只是壯觀場面而已,同時考量整齊美觀,因此隊員不論男女一律穿著白長襯衫、繫紅色領帶、戴白色手套、掛黃色臂章、著卡其色長褲、頂白帽,連腳踏車的裝備也同一樣式,車前插著進香旗,車後載鐵皮行李箱,箱上貼著大甲鎮瀾宮符籙,箱內裝盥洗衣物。
以這樣的車子參加進香就現代而言可以說非常簡樸而且實用,但在機車及車輛尚位普及以前,能夠騎自行車參加進香是非常拉風的,這種井然有序、紀律嚴明的隊伍,堪稱是進香示範隊伍。自行車隊多以兩路縱隊行進,在進香路線上,大抵隨著媽祖神轎或前或後行進,只有在大甲媽祖的神轎要駐駕過夜的廟宇時參加踩街,並在駐駕廟宇前用腳踏車圍堵成一道車牆,方便大轎班行禮入宮駐駕,使自行車隊獲得媽祖「鐵衛」的美譽,但這項工作已在西元2002年取消。

建築裝飾藝術特色
1、 第一屆大木作薪傳獎得主王錦木:規劃鎮瀾宮整體格局,為目前鎮瀾宮整體外形設計者。
2、 第七屆木雕薪傳獎得主鹿港施鎮洋,與父親施坤玉於59年雕刻鎮瀾宮神龕。
3、 第八屆彩繪薪傳獎得主台南潘麗水,承包門神的雕刻。並提供神像後 屏風及門神的圖稿,供施鎮洋及蕭萬勝雕刻。
4、 第九屆彩繪薪傳獎得主學甲李漢卿與其子李宗賢承包三川殿的彩繪。
5、 第一至第三屆教育部民族工藝獎得主游禮海,製作宮中的黑檀神棹。
6、 屋頂剪黏為李世逸作品

地址:大甲鎮順天路158號
(文出自大甲五十三庄風情)

 

三級古蹟─貞節牌坊

貞節牌坊建於道光二十三年(西元1832年),距今一百六十餘年。奉賜聖旨,讓萬人景仰,「文官下轎,武官下馬」,地方官吏更撥款建貞節牌坊,在大甲城南門,今順天路與光明路口。曾在民國四十年,於原址修建磚牆,種植花木,有專人管理,花木清蔥,環境優雅,有大甲小公園之稱。

古蹟歷史沿革

林氏貞孝坊是為褒揚清朝節婦林春娘而立。林春娘生於乾隆 43 年 (1778) ,臺中縣大安鄉人,因為家貧從小給大甲余家當童養媳,未婚夫余榮長於 17 歲時,前往鹿港經商,不幸因船難過世。此時的春娘 12 歲,為了照顧多病的婆婆,即抱定代夫孝順婆婆、終身不嫁,其孝行至為感人。

道光 13 年 (1832) ,林春娘 55 歲,地方士紳劉獻廷等報請旌表,獲准建坊入祠,因建造資金無著落,遲至道光 28 年 (1848) ,張綱任職大甲,得淡水同知黃開基、新竹林占梅等人捐銀響應,才竣工。碑柱刻滿多副對聯及題字,及「聖旨」 2 字,為一四柱「牌樓騎道式」之牌坊。

光復後,地方人士倡導大甲、外埔、大安 3 鄉鎮合資重修貞節牌坊,並重立碑誌,刷新石坊字跡,補修損壞之處。民國 40 年 10 月,因年久傾倒,且週圍荒蕪不整,有失觀瞻,地方人士為保持古蹟,經鎮瀾宮執行委員會議通過重修,四週築起磚牆,種植花木。民國 68 年 7 月,又整修,庭院中設有石凳、自來水等設備,可供遊人休憩,同年 11 月,竣工。

古蹟特色

現存的林氏貞孝坊,坊高約 6 公尺,牌坊是由四柱、三間、兩層的花崗岩所造,造石由福建運來臺灣,質堅,歷 150 餘年,仍未見嚴重裂化剝落現象。碑柱刻有多副對聯及早期的地方官吏題字,四周設有圍欄,門柱兩面均刻楹聯,牌坊前有兩座充為侍衛的石獅,雕刻精美及模樣傳神是其他牌坊罕見的特色,牌坊頂檐「聖旨」牌一方,在當時可謂是最高榮譽之表徵
地址:大甲鎮新美里光明路121號
(文出自走讀台灣)

三級古蹟─大甲文昌祠

當地人稱文昌宮,又稱孔子廟,為三級古蹟,清同治元年(1862),大甲舉人何清霖向地方紳士勸募合力興建,內設立義塾,以教導大甲子弟,弘揚文教;共建祠宇三間,兩進中設正殿,祀文昌君,左右廂房為義塾,大門外設照牆。廟中現有「人物權衡」與「文明氣象」兩塊額及其它文物。

古蹟歷史沿革

大甲文昌祠,當地人稱為文昌宮,又稱孔子廟,原為義塾。大甲鎮為臺中縣海線重鎮,開發甚早,居民稠密,商業發達。同治元年 (1862) ,大甲舉人何清霖曾申請興建「文昌宮」,內設義塾,以推廣文教,但因經費問題,與建地無著落,未能如期興建。光緒 11 年 (1885) ,新竹知縣方祖蔭與大甲恩貢生陳肇芳再度倡議捐建,獲例貢生謝堂華捐地,地方士紳出資。光緒 13 年 (1887) ,動工,翌年完工,供奉文昌帝君、孔子及韓愈,為當地崇揚文教之地
民國 38 年,此廟曾先後由裝甲兵團、保警大隊、退除役官兵陸續占住,以致毀損,幸未曾翻修,仍保有創建時之原貌。早年該廟除了老儒講學外,也是讀書人的活動中心,盛況空前,熱鬧非凡,尤其每月初1、15及孔子誕辰或考試旺季,前往祭拜者絡繹不絕。
民國 72 年,文建會全面考查臺灣地區的史蹟,並逐一的加以分等列級,臺中縣大甲鎮「文昌宮」被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。由於年久失修搖搖欲墜,林英雄鎮長任內深感此項古蹟之珍貴,力主保存,因而展開整修的研究計劃。民國 77 年,由國立臺灣大學、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合設工業研究中心完成整建規劃報告。
目前主殿、三川殿、拜殿於民國 84 年修復完成。 在臺中縣文化局及大甲鎮公所積極推動古蹟保存之下,民國 88 年 12 月間,又發包進行周邊環境景觀及左右廂房之整修工程,民國 92 年 6 月完工。

古蹟特色

文昌祠為三開間、兩進、兩廊帶左右護龍之四合院祠宇建築,前埕寬敞遼闊,第一進山門為檐廊形式,三段燕尾翹脊,筒瓦屋面為典型清代祠廟型制,可稱為書院與廟宇之複合建築。格局方正、典雅而肅穆。
日治時期,三川殿於昭和10年(1935),因墩仔腳大地震重修過。重繪的彩繪為鹿港名師所繪,龍虎堵是精緻的「斬石子」仿石雕,為難得精品,而正殿的畫棟雕樑與彩繪仍保留百年前的細緻原作。
地址:大甲鎮文武路116號
(文出自走讀台灣)